close

節目名稱:教育最前線--教育大國民

節目頻道:國立教育廣播電台(台北總台 FM 101.7)

主題:教育公共化

播出時間:民國九十八年大年初一 下午六點十分至七點十分

錄音時間:2008.1.26上午

主持人:羅德水老師,全國教師會文宣部主任

與談人:潘欣榮,教育公共化連線前召集人;江奕翰、周于萱,輔大黑水溝社幹部

對談大意:

1. 你為何會參加反教育商品化、要教育公共化的活動?

在尚未接觸教育公共化的相關議題之前,就一直都有一些疑問像是『為什麼私校學費比較貴,但資源不見得比較多?』『為什麼選課要搶破頭,還搶不到想上的課?』等等,只是一直沒有認真的去思考面對這些疑問。正好加入黑水溝這樣的異議性社團,在關心各項議題的時候,接觸到教育公共化這塊,然後我個人非常認同公共化的理念這樣。

2. 什麼是教育私有化?和使用者付費有何關係?

教育私有化就是教育商品化、市場化。簡而言之就是學生和學校成了交易的關係。

3. 私有化的根源為何?

私有化的根源來自於資本主義精神:資本主義認為市場競爭可以促成進步,而且完全以利益為出發點。

4. 能否以私立大學為例,說明私有化的害處?

當學校的經營者將學校視為私人財產的時候,很容易因為追求利益而忽略原本教育應有的品質。例如輔大之前遇到的『棒壘球場事件』,學校為了要興建醫院而決議將使用率頻繁的棒壘球場拆除,在這個事件中我們看到學校為了追求醫院所帶來的利潤,漠視學生使用棒壘球場的權益。因為私有化的觀念,作為學校的經營者自然可以決定大學這樣的『公司』或『產業』要如何發展,使得在學校的師生無法參與決策,形成學校的獨裁。

又例如公立學校的學雜費收入佔教育經費的比例從7.6%變成19.47%,而私校從58%上升至60.8%,顯示學校越來越仰賴學生繳納的學雜費來辦學,原本是由政府來提供教育,現在卻變成學生必須自己負擔受教的成本。

簡而言之,教育私有化帶來的害處有三:

商品化:將非商品轉變成商品,將原本非商業的部門創造出商業利潤。

產權的私有化:利潤效率至上的教育市場化、企業化。

責任的私有化:國家退出學費訂定機制,改成由學生家長自行和學校進行協商。

5. 私有化衍生的問題,公共化可如何解決?

(1互助、共享精神:有手段的公平正義,使得人人皆有平等的受教權。

2充足的資源、民主的分配:由政府擔起教育經費的責任,各校經費完全透明公開,並且在多元、民主、平等的前提下,由大眾決定教育的方向。

(3教育是權力,不應以學費做為門檻。

6. 縱使教育公共化,我依舊得培養就業市場所需的能力,不是嗎?

綜觀我們現在的市場變動之快,我們便可以瞭解市場決定的教育是沒有辦法永遠符合市場需求的。教育公共化是讓學術自由、教育自主,讓教育的選擇權回歸學生,讓人們未來有能力面對問題,並且解決問題。

7. 教育公共化除了對教育有幫助外,其它的社會基本需求(醫療、交通)是否適用?

同於教育公共化的理念,我們認為醫療、交通也該公共化,才能真正保障品質。

註:以上資訊由于萱提供、整理。(點此閱讀于萱的心得分享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lackditch 的頭像
    blackditch

    黑水溝社

    blackdit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